妈妈对不起,我终究没能活成你期望的样子
1
这世界有一千双儿女,就有一千种母亲。
《喜福会》:四对母女,八个女人。爱与控制,恨与伤害,矛盾与困扰。演绎了中国万千母女之间的爱恨情仇。
她们是世界上最爱彼此的人,所以, 也是最有能力伤害彼此的人。
母亲希望女儿别走她们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可血溶于水,女儿最像母亲,又最不想像母亲,却又不得不像母亲。
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但母亲与女儿不可以恩断义绝,从此山水不相逢。
解放前夕,正值乱世。滚滚红尘,战火纷飞。
旧时代的女人,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裹脚缠足,思想禁锢。
可有一部分女性,她们在遭受现实的摧残与背叛之后,渴望解放。
她们带着希冀漂洋过海,踏上美国那片西方国土,本以为,竭尽全力,给女儿最好的教育,最充足的物质,最高的期盼,她们便可衣食无忧,不必忍辱负重。
可事与愿违,越多的爱换来的是越多的反抗,越多的期望换来的是更多的失望,甚至是绝望。
女儿君以为上次在钢琴表演上的失败,会让她妈妈放弃逼她学钢琴,但是她错了。
当她一边挣扎着一边被她妈妈按在钢琴前时,她恶狠狠地说:“我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你不能逼我。”
“我永远都无法成为那样的,你希望中的女儿,我只能是我自己。”
而母亲的反应则是:“女儿只有两种,一种是服从母命的,一种是随心所欲的。但这房子里只容得下服从的。”
君的回应是:“那么我希望自己不是你女儿,你不是我妈”,“我希望我自己死掉,就像在中国被你弄死的两个双胞胎。”
小小年纪的她回答的如此坚决而残忍,以至于她都没发现自己戳中了母亲永远的痛楚。
君从来都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平凡,可是她妈妈不这么认为,她妈妈把所有的期望都压在她身上,逼她学跳舞,学钢琴,幻想着她能够成为世界上顶级的钢琴家。
长大以后,她什么也没学成,工作也不顺心。她哭喊着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切,我的成绩、工作,也没结婚,你的期许都落空了。”
她母亲反驳说:“我从没期许你什么,只有期盼,期盼你拥有最好的,这并没有什么不对。”
君的眼泪汹涌而出:“没有吗?但却伤害了我,每次无法达到你的期盼,就是伤害,我深受伤害,不管你期盼什么,我都不可能超越现在的我,但你却看不出我终究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2
而女儿薇莉亦是如此,她继承了她妈妈林多的精明和强韧,小时候精于西洋棋,总是弈棋冠军。
但她第一次跟母亲强烈的对恃,就是为了弈棋。她得到冠军,但她痛恨母亲拿这件事到处炫耀,她觉得母亲这种炫耀让她感到羞愧。
她问母亲:“若你这么喜欢炫耀,为何不是你去弈棋呢?”她挣脱母亲的手跑走了,那天很晚才回家。
她以为她宣布自己再也不下棋了就是对母亲最有力的反抗,然而她母亲却满不在乎,而自己也因此丧失了这个特殊才能。
母亲成为她生命中的掌控者。她彻底活在母亲的眼光中,母亲赞成与否、欣不欣赏,主宰了她所有的选择。
她的成长史,就是在奋斗着挣脱母亲的掌控,偏偏她总是不能。
她和母亲之间,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敌对,既彼此在乎对方、又伤害对方。
而第三位女儿的母亲莺莺,她青春十六,情窦初开之际,爱上了有钱少爷,风流成性,奉腹中孩子之命匆匆成婚,婚后终于恍然大悟,她永远守不住他,他不仅花心 ,更以精神凌虐的方式羞辱她,轻蔑她。
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把小三带回家,抱着她的儿子来嘲讽她,她愤怒的打碎盘子,拿着碎片冲到他们面前,可是她丈夫的一声怒吼,就让她退缩的只能望着了一地的碎片,无声的哭泣。
近两年痛苦的婚姻,让她心情抑郁精神恍惚,终于有一天,她喃喃自语:“他夺走了我的青春、爱与无邪,以及所有的一切,我也要夺走我身边唯一属于他的东西....”
于是,她亲手溺死了自己几个月的儿子。
这件事成为她永远的恶梦、永远的痛。直到她到美国,再婚,她仍旧被过去的痛苦缠绕,她彻底失去了生命力,于是,她生下的女儿也没有了生命力。
尽管她以另一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女儿,可是她的女儿却嫁给了一个斤斤计较,吝啬以自我为中心的老男人,她的女儿在婚姻中活的没有一点尊严。
因为她是她的女儿,身上留着她的血,终究还是重蹈了她的覆辙。
3
第四位母亲安美在很小的时候,她母亲被家族认为不守妇道逐出了家门。当安美跟着母亲回到母亲的家时,才知道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四姨太,地位身份都很低。
她从下人口中得知,当她父亲过世母亲守寡,一次去庙里烧香时,被大户人家吴清用了伎俩强暴后怀孕了。
随后她被逐出婆家。无路可走的她,成了吴清的四姨太。随后生下的男孩被二姨太占为己有。 母亲觉得自己唯一在世的眷恋就是女儿。
终于,母亲选择吃鸦片自杀,以她认为的唯一方法,来让女儿的地位攀高。
在母亲的灵堂上,她开始学会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大声喊叫。后来,她去了美国。
安美没有想到,她生下来的女儿萝丝,长成后又嫁给了大户人家,并日渐沦落到卑微的地位。
她努力扮演称职的妻子,完全没有了自我。逐渐,她和她丈夫的婚姻陷入了危机,濒临离婚边缘。
安美亲眼看着女儿萝丝愿意如此自甘卑微,母亲终于决定把她自己母亲的故事告诉她。
“……我在中国的成长,教会我吞忍一切的苦楚,即使以另外一种方式教育女儿,她仍脱不了自怜自艾。或许是因为她是我生的女儿,一如我是我母亲生的女儿。我们宛如上阶梯,一步又一步,或上或下,永远重复着相同的宿命。但,不要,不能这样,不懂自己的价值,不是自你开始的,我妈一直到临死,才了解自己的价值,对她而言太迟了,但对我不是。现在就看你对是否太迟了……”
正如荣格所说:每一位母亲身上都有其女儿,而每一位女儿身上也都有其母亲。每一位女人都向后延伸进入其母亲,而向前则延伸进入其女儿。
电影中的四位母亲伟大而坚强,她们倾尽所有,只为给她们的女儿全新的生活,可命运就像一个轮回,母亲在无意识中传递给女儿的,和女儿在无意识中对母亲的认同,形成了她们的人格,决定了她们的人生。
正如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她们表达对子女的爱,往往不在乎我们在想些什么,我们的困惑,我们的不安,却更关心我们的吃,不停地塞给我们面包,八宝饭————却很少问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她们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样的人不可以爱,什么样的错我们不可以犯,什么样的弯路不能走。
她们用她们未能达到的成功去定义我们的成功,去决定我们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着无法取代的影响力。母亲的一句赞扬,一声责骂,一次骄傲,一丝失落,都轻而易举地牵动着孩子的下一步举动。
爱的反面也许不是恨,而是控制。
母亲们总是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可这换来的是我们更多的反抗和烦感,和我们的畏畏缩缩和不自信。
无论她们给的照顾和保护再多,该走的弯路我们还是会走,该犯的错还是会犯,不该爱的人还是会爱。
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人生的路终究还是要我们自己走,人世间的酸甜苦味还是要我们自己去品尝,她们无法代替,也代替不了。
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我们自我成长的环境,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扩展、自主、独立,而不是深埋在她们建的围城里。
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她们的信任和鼓励,是培养我们的领悟和觉知,给我们一片自由的空间,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妈妈对不起,我可能一辈子也活不成你期望的样子。
但是,我答应你,我会好好的活着。
我想这是我对你,最大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