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没有在一起,放手,也是一种爱
1
她又出国旅游了。
没有跟团,没有同伴,一个人,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走遍了国外的山山水水。
她剪了头发。先前是及腰卷发,现在是及肩短发。她还打了耳洞。两只耳垂上,粉色耳钻在闪闪发亮。
从她朋友圈里看到这些照片时,我内心挺复杂的,喜忧参半。开心的是她终于走出来了,脸上有了笑容;担忧的是分开了这么久,她还是一个人,形单影只的。
就像我一样,等不回故人,爱不上新人。
退出朋友圈,想给她发消息说些什么,但想想还是算了,她应该不想被我打扰。而我,也早已失去关心她的身份和立场了。
自从分手后,我们就各自安静地躺在对方的微信好友列表里。不再过问彼此的近况,也没有拉黑或互删。因为她曾经说过,互删于我们彼此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
毕竟,相爱一场,不愿意彼此心里都带着伤。尽管最后,我们没有在一起。
2
说起相识,认识她,应该是我在大学四年乃至今后的余生里最为珍贵且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回忆。
是的,我和她相识相恋于大学。那是大一的时候,在阶梯教室里,在两个班的高数课上,我一回头便看见了她,她一抬头也看见了我。
在所有人都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的时间里,我们就那样一前一后静静地盯着对方互看了五秒钟。
忘记了呼吸,忘记了眨眼,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人与物,眼中只有彼此。我们像是被隔绝在了一个空间里的两只小动物。那里没有空气,没有温度,没有声音。但我们不会窒息,不会死亡,也不会害怕。
因为我们有彼此。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见钟情。后来谈及此事,她说她当时也是真的看到我了,而且看了整整五秒。
五秒钟,在平时肯定是很快的,刷地一下子就过去了。但在我们互相对视的时间里,它走得很慢很慢,仿佛走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这是我和她的第一次相遇。
在那个夏蝉聒噪,酷暑难耐的季节里;在那个风扇与空调齐开,热气与冷气并存的阶梯教室里;也是在我们生命中的黄金时代里。
因为她们班就在我们班隔壁,平时上高数课,两个班都是一起的。所以自然而然地,我们碰面的机会就随着大家一起上课的次数而日渐增多。
我呢,也就顺其自然地要到了她的联系方式。要到她的qq号码之后,我第一时间加了她好友,并且当晚还出钱请全寝室的室友吃饭。
美其名曰庆祝我第一次就顺利潜伏到了敌方的阵营。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每天都在qq上聊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去教室,高数课坐在前排还是后排,中午放学去饭堂还是去校外吃饭,晚上要不要去图书馆。
几乎是事无巨细的,我们都会聊到。甚至是她的经期是几号,我都会记在本子上。以此来提醒自己,到时候别忘了给她买红糖。
后来分开后,和朋友谈到这个,他们都感慨说以前的恋爱多纯粹啊,那时候我们多勇敢啊,可是不知怎么的,最后我们还是没能走到最后。
而且,后来的我们也渐渐散失了当初的那份怦然心动与勇气。
3
我们是在大一的第二学期确立的恋爱关系。
那天晚上,她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她喝多了,回学校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喊我出去陪陪她,说想走走。
大晚上的,我担心她一个人会不安全,所以挂掉电话后就从寝室跑出校外去找她了。
她醉得厉害,我找到她的时候,她正一个人在街边摇摇晃晃地走着。看到我来了,她眯起眼睛说了一句:你来啦,我等了你好久。
高马尾,红长裙,红粉唇,白帆布鞋。昏黄的灯光下,聒噪的蝉声中,眼前的女孩似一只迷途的小兔子,猝不及防地一下子就跳进了我胸膛,摇晃着我的心房。
起初,我跟着她走在后面,她一会蹦,一会跳地走在我前面。渐渐的,她放缓脚步,停下来等我。等我快速走到她身旁,与她并肩而行时,一只柔软纤细的手滑进我掌心里。慢慢的,移一点,再移一点,再向前一点,两手十指相扣。
砰,砰,砰……心脏狂跳不止。慢慢的,慢慢的,握紧她。紧紧的,紧紧的,握住她。再也不松开。
那晚我们牵着对方走了很久很久。从校外到校内,从操场到宿舍,从路人到恋人。
后来,她偶尔向我抱怨,说我没有给她正式的告白。没有情书,没有花,连一句“我喜欢你”都不曾有。
但那天晚上,我就认定你了。她说。
我也认定你了。我答。
喝醉的她,清醒的我。不浪漫,不煽情。没有拥抱,没有亲吻。只有一次牵手,我们就在一起了。
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4
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我们都一直在一起,没有分开过。
除了平时的学习,我们还一起参加了不少课外活动。大二的时候,我学主持,她学手风琴弹奏。我们一起上下课,放学后一起吃饭,晚上一起排练。
手风琴很重,她一个人搬不动,每次都是我帮她抬。现在,右手肩膀时常的疼痛常常提醒着我:
那时候,我们是真心爱过。
大学毕业后,我们都没有考研就直接参加工作了。但她回到了父母身边,从事的是家里为她安排的工作。而我,继续留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城市,每天早出晚归,朝九晚五。
我们并没有因为毕业而分手,也没有因为异地而分开。其实我们也算不上异地,毕竟都在同一省份,只不过是在两座不同的城市罢了。
在我们看来,我们不是异地,相隔在两座城市之间的三百多公里也不会成为我们感情的障碍。
但我怎么都想不到,正是这区区几百公里的距离断送了我们之间长达六年的感情。
或许感情就是这样吧:无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才是人生常态。
5
大学四年,工作两年,加起来一共六年的时间,再差几个月,就七年了,再差一点,我们就谈婚论嫁,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这六年里,我们携手走过了彼此最青涩稚嫩的懵懂时期,见证了彼此的失败与成长,却在最后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里,走散了。
如果是她不够坚定,那我还可以感化她。如果是她有错,我也可以原谅她。同样的,如果是我自己犯错了,我也会检讨并加以改正。
但我们都没有错。没有出轨,没有背叛。也不是爱累了,不爱了。
我们扛过了所有,但却输给了她的父母。
她爸妈不同意我们,尤其是她爸爸。他希望自己女儿能找一个和他们一样同在一个城市的本地人,而不是我这样同省份不同城市,还隔着三百多公里远的外人。
为了说服他,我放弃了自己原有国企单位的工作,离开父母,只身一人去了她所在的城市。
在那里,我一个人租房子,自己找工作,自己生活。累了困了,倦了乏了,都是一个人扛。
终于,我有能力了,买得起房子了,可以给她幸福了。但是,我也被拒之门外了。
记得那天,我去找她。她父母不让她出来见我,而且还说,如果她选了我,那就得和他们断绝一切关系,从此家人变路人,再无瓜葛。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她选了前者。在她家门外,她哭着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她一直在说对不起。一直说,一直说,好像是要把一辈子的抱歉都挪到这个时候来用了。
其实我理解她的呀。因为我也有父母,我的父母也只有我一个孩子。
隔着防盗门,我站在门外陪了她一阵子。我们都没有说话,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彼此,沉默不语。
第一次这样互相对视,是在六年前。那时候,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同时射中了我们,让我们相识相恋相爱。
最后一次,是六年后。这时候,丘比特把深埋于我们体内的箭狠狠抽出,让我们双方都血肉模糊,鲜血淋漓。
六年前,我们对视,成为爱人。六年后,我们转身,成为路人。
6
我怎么都忘不了从她家离开时的情景。
滂沱大雨中,我一边走路,一边哭。冰凉的雨水夹杂着滚烫的泪水,一齐灌进我身体里,一冰一热,一深一浅,燃烧着我,冰冻着我。
想起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说的是那些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后来都怎么样了。
有人说他/她听从家里的安排,和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结婚了;也有人说父母的意见还是要听的,毕竟他们是过来人。
他们说的都没错。因为不被家人祝福的婚姻,真的走不远。
就像我和她一样。
7
我们是16年分开的,现在已经一年多了。
这一年多里,我们都还在各自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只是再也找不到互相问候的理由。
朋友常问我说我们还有没有复合的可能。我说没有了。破镜难重圆,横亘在我们之间的问题太多太多了。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就是一座大山,一条鸿沟。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跨越。
记得刚分开的时候,我和她约好往后不再联系,互不打扰,互不相见,各自安好。
如今,偶尔看到她在朋友圈更新的动态,得知她过得很好,我很开心。这是我最想看到的。
我知道,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她也在默默关心着我。就像刘若英在《我们没有在一起》里唱到的那样:
我们没有在一起至少还像朋友一样,远远关心,远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