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喜欢的人,就应该勇敢追求啊
学妹问我,“学长,我很喜欢一个男生,我应该去追求他吗?”
“首先你得确定他喜欢你吗,先探听探听,如果他也喜欢你,那就直接表白。如果他是含糊的态度,你可以慢慢接近他并表现自己,让他上钩,毕竟感情也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如果他不喜欢你,直接放弃吧。”
我在输入框打了上面这么一段文字,自认为算是一个攻防兼备的合理策略,但思虑过后,我又立马删除了,回复了一句:去追吧!如果很喜欢,睡了他!
相信许多人和我想的一样,万一学妹被拒绝了,那该多伤心啊!万一那个男生只是为了睡她,多吃亏啊!所以总会在小心翼翼地尽量规避吃亏与失败中忽略了:每个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一份支持,最想选择的也是内心里那个最强烈的声音。
所以在删除那段话时,我突然明白了学妹最想问的问题不是“我怎样做才能尽量接近成功或避免不失败”而是:我的内心充满了渴望,我是否应该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
在遇到喜欢的人时,我们常害怕追求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愿,从而编织各种理由和借口使自己退缩,以致后来再遇见能让自己心动的人时,再提不起勇气去表达心中的爱意,习惯安慰自己“我不配拥有”或是“有无亦可”。
大一时,我喜欢上了一个女生,每次碰见她心都会砰砰跳,在任何一个地方都盼望能看见她:上课的路上,下课走出教室门那一刻,在食堂打饭时……总之,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心中的这个女神。
但当我看见她时,却又不敢当面向她索要联系方式,于是畏缩地通过翻查校园网的课程表,在向许多同学咨询后才最终问到了女神的QQ号。
认识女神时,她并没有男朋友,这对我来说应该是个大好的机会,但我因害怕遭到拒绝,担心表白后连朋友也做不成,所以始终没有向女神表达心中的爱慕,仅是每天找女神聊天,偶尔约她一起吃个饭……
后来,女神谈了恋爱。我感到很失落,为了掩饰内心的不甘,我找了个看似不错的理由安慰自己:切,那个男的并没有我帅!
于是,就这样甘心情愿地放弃了。
女神去年结了婚,令我惊讶的是,新郎并不是她原来的那个男朋友。所以我常在想,当初要是勇敢一点,挽着女神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说不定是我。
但事实是,女神已经落入了别人的怀抱!
之后回到那个城市,以朋友的身份约女神喝咖啡。谈起往事时,我向女神吐露了那份已经过了保质期的爱慕。女神回应我:
“那你当时怎么不追求我呢,其实我也喜欢你。”
当时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而我却并没有表现出巨大波澜。
我知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世上并没有能实现的“如果”,老天也不会给我一份可以弥补的“想当初......”。你若不勇敢,就没有诉说的资格。
遇到喜欢的人时,最重要的不是担心是否能够得到,而是应该诚实地拷问内心:是不是非常喜欢?如果是,就不要让心中的胆怯生根发芽,勇敢地把心中的爱意表达出来,成功了便是赚到,失败了也不后悔。
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担心的失败,经年之后再回来看,也仅是二两花生米,成了最好的下酒菜。
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而不为自己争取,没人会替你实现。就如科比所说:
Somebody has to win, so why not be me?
总是有人要赢,那为什么不能是我?
想得到,你就必须像科比那样,多一些狂妄自大,认为那一切“非我莫属”。我们都知道科比拥有联盟顶级的技术,所以他是得分王、MVP、总决赛冠军,是历史级别的得分手。但我们未曾注意,科比也是历史级别的打铁王,出名的单打王,若没有那一次次自私的投篮,没有非要表现自己的欲望,他不会成为后来的科比。
相同的,若我们不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那个人,TA永远也不可能属于我们。
过去与未来,你都无法比现在更有资本,也都不会比现在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得到你最想要的。所以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时,哪怕会受到伤害,即便结果会不了而终,也要义无反顾地去追求。
大学时谈过一段恋爱,是当时的女朋友追的我。而我并不是很喜欢她,所以坦白跟她说:“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很喜欢你,选择在一起,你会受到伤害。”
而她却十分坚定,“我知道,但我怕错过了我会后悔。”
我答应了她。
那一段感情就像陈奕迅歌词里所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而我就是那个有恃无恐、漫不经心享受着的,她则至始至终遵从着自己的爱情信仰,选择无怨无悔地付出。
分开时,我突然感到茫然失措,一下子找不到自己。因为我从未在那段感情中认真投入和付出,以至于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青春逝去时,才发现青春里多了许多无法填补的空白。
我对自己,太不负责!
而她在伤心了一阵之后,很快便果敢坚决地重新整拾好自己,轻装前行。
爱情里,其实并不以付出的多少而论谁会更占上风。我们每个人都有践行爱的信仰和权利,当爱情把握在自己手里,能够做到随心付出、无怨无悔,便没有人能偷走我们的爱情。这过程中的失望与悲伤,只不过是爱情的表现,并不是爱情的本质。
遇到了喜欢的人,去追求吧!因为,能够喜欢上一个人,其遇见已十分难得,喜欢本身也是一个人的事。选择勇敢去追求,起码,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无比丰盈,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