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被拒绝的方式表达需求

1、

关系中的伤害和冲突往往来自彼此需求没被看到,或没被满足,或者满足的方式不对。

但人们很少反思为什么需求没被满足。因为提出需求的方式不对,更可怕的是,当用这样的方式表达需要时,就已经把自己放在了被拒绝的位置上。

这样的方式有很多,我大致给它们分一下类别,这些方式中有的可能并不被意识到,却会直接破坏亲密,导致失控。

第一种:反向形成

意识上可以理解为相反的语言或行为,举几个例子:

比如有人会说:“赶紧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当对方真的要走,他就会更生气。于是会说:“快点,把你东西全部拿走,再也不要回来!”于是对方真的收拾行李离开。

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家长会一把抓过作业本扔在旁边,冲孩子吼道:“快别写了,什么也别写了”,孩子真的不写,你会更加愤怒,又喊到:“学校也别去了,上学对你来说根本没用!”

再比如孩子有时候会和你抱怨:“数学作业太难了,我恨死它了”,当不让他写他就会急得大哭:“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啊?”

以上都是“反向形成”,这本是心理学的一个防御形式,在这里我是指“用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需求”

事实上,他们的真正需求是:“不要离开我”、“我希望你有效地写作业”、“我很想把数学作业写好”。

但给对方的感觉却像是在“赌气”,好似这是他真正需要的。上面例子还好,毕竟这时情绪和语言会不一致,在说“别写作业”的时候是生气的,但有时情绪和语言看起来“很一致”,对方就很难区分真实需要。

在这种表达的“压力”下,即便对方知道你不是这样想的,还是会发生你不想要的反馈,比如爱人会真的离去、孩子真的不写作业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采用的情绪和语言都代表“我不需要你”,这是一种攻击状态,很有张力,对方会本能避开这样的张力,于是就会让关系破坏升级。

“好吧,既然你不需要我,那我就走,你可别后悔”,后面还有一句话——“反正是你让我走的”,对方会顺势把过错推过来,事实也是如此,他正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成为过错方。

第二种:回避。

或许有这样的感受:要做某个决定的时候,人们往往选择“逃开”,去哪里吃饭、去哪里旅行、给孩子报什么补习班,他总会把选择权交给对方,让对方决定,采用的是“你来决定吧”、“随便吧”、“无所谓”、“你看着办吧”等。

当对方真做了决定之后他并不满意,甚至会抱怨:“我就知道这个不行”、“你怎么会这样选择呢?”“你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呢”,如此争执在所难免,关系会陷入僵局导致冲突升级。

当把决定权给对方的同时也把责任交给了他,你在回避自己的需要,这里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第二种可能是不愿承担选择失败造成的后果。

无论哪种,都在用回避的方式压抑了需求,导致自己对结果不满,因为对方的决定都是以他的需要为出发点,很少会从回避的态度里猜出需要。

“回避”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沉默”,沉默不代表没有需求,而是认为需求对方接不住,或者把对对方的不满压抑着,这也是充满张力的,一种“无声的”抗议或者“无回应”的状态。

此时,对方会本能地忽视你的需求,或当你不存在,关系的破坏已悄然发生。

第三种:指责与抱怨。

这更为常见,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你什么家务都不干”、“光知道躺在沙发上”、“总是玩游戏”、“总那么晚回来”、“为何不回我信息”,等等。

这样的抱怨隐藏了真实需求:“我希望你和我分担家务”、“我希望你多陪我一会儿”、“我喜欢你能及时回应我,否则我会很伤心”。

采用指责对方提出需要时,需要一定不被看见,当两种情绪同时出现,另一方首先会考虑危险的情绪进行反馈,指责抱怨本身就是攻击,是在伤害对方,那么对方的反应就是逃离、漠视、对抗。

第四种:借助第三方。

我总看到许多父母会把问题指向孩子,孩子承担了父母的冲突,成了他们感情不合的“替罪羔羊”,甚至成了“传话筒”,父母双方从不正面表达对彼此的情感需要,而是把需要转移到孩子身上。

而孩子也会感应到这个部分,变得“有问题”会更被关注,于是需求主体错位了,这会让家庭关系更复杂,隐瞒真实。

有的夫妻会把彼此需要转移到工作和问题上,比如加班到深夜、经常出差或为彼此的父母、亲戚而争执。

这都是在借助“第三方”表达。无论第三方是什么,都无法满足彼此需求,只能是转移痛苦的缓兵之计。

2、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采用这些方式呢?

这时要懂得区分“表面需要”和“深层需要”,或者说是“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越是深层需求越不容易表达,甚至本人有时也意识不到,因为这部分需求会和自己的“不安全因素”相关,当表达真实需要会有以下潜在的“风险”:

我是弱小的、我是自卑的、我是羞愧的、我是低自尊的、我是低价值的。这些体验都会让人失控,认为自己正处在危险边缘。

需求有可能被拒绝,或不被接纳,这就让需求处在了真空状态,好像发出的求救信号没人接收,好像坠落时候没了支撑点,把最脆弱一面呈现出来,没了保护层,外界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伤到自我。

比如,当向对方表示:“不要离开我,我需要你的呵护”,对方一旦没理解到,人遭受的伤害会更深,需要就会掉在地上碎掉,以后就更不可能轻易暴露需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就会有“没人可以理解我”、“没人懂我”、“我很孤单”这样的体验。

此时他们往往会本能地选择安全表达就像“反向形成”:“你走吧,我不需要你”,像“回避”那样沉默或者高冷状态,和对方保持距离,这样即便对方真的离开,也不会特别伤心,因为这是可控的,这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结果。

此刻往往有怨气,认为对方并没看到自己真实需求,因为真实“被隐藏了”。

再深层原因可能是人格层面惯有的模式,这些模式来源于早年所感受到的“关系体验”

比如小时候表达真实需求是不被允许的,甚至会被指责、打击、嘲弄,接下来就会压抑,呈现出来的便是虚假的需求。

再比如父母总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要求,想要漂亮的文具盒,他们觉得不实用,给你买了笨笨的颜色单调的,类似事情久了就会认为自己需求不重要,重要的是满足父母需要。

当真实部分不被允许,同时压抑的就会有愤怒,成人之后总会因为小的事件显露这种愤怒情绪的要求,从而让对方先感受到你的愤怒,其次才是需要,或者会看不到你的需要。

还有更隐晦的,比如自己和父母没太有问题,但他们之间的互动却是这样的:爸爸强势蛮横无理,妈妈懦弱忍受,当个体认同妈妈就会潜意识认为女性愿望是不可以表达的,是会被男性打压的。成人之后很可能重复妈妈的忍耐,压制需要,或外部表现很强势打压男性,这都是有可能的。

3、

如何改变表达需要的方式呢?

第一,要去体验结果带给人的感受。

用不恰当的方式和对方互动之后,自然有一个结果,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那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伤心?失望?无助?愤怒?在这种感受中多呆一会儿,而不是快速转移注意力。

第二,感受其他联想或相似体验。

这很重要,当呆在这种苦涩感受中时,一定浮现很多自由的念头,它们是什么?以往出现过吗?在其他关系中?在小时候和父母的互动中?

这样的联想就像一个思想链条,链接了很多相似或相反的感受、事件、情景,它们都是打开潜意识之门的钥匙。

第三,体验久了可以适当有意识调整。

别有太大变动,这种模式跟了多年,对你也起到了保护,不可能一下把它甩开。

先从一个小点开始略微变动,可以在双方熟悉的互动中加入点小变化,比如常抱怨伴侣下班晚,这次当他回家不再像往常那样指责和冷落,也不再抱怨和讽刺,而是温和地表示关注,可以说:“以后不要那么晚回来了,注意身体”,这时再观察对方的反应,一定让你吃惊。

当用理解对方的方式表达需要时,曾经的伤害式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有人可能会说在当时忍不住会发火,也没关系,只要有了这种意识,过程就会不同,因为学会了自我觉察,而不像往常那样熟视无睹,内心深处的思想被自己看到了,它并没有溜走。

当学会用反思的理念审视需要、觉察互动、体验情感,这本身就是成长

当然,若想深层改变背后动力来源,还需要仔细探究人格,人格结构千差万别,所采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喜欢()
热门搜索
兔子酱
站长
Top https://gentleweight.com/best-weighted-blanket-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