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善良都是基本相似,而残忍却各不相同

1、

许多年前,我还在禁中时,母亲来信——我的女儿(当时不到六岁,也不识生父)性格变得有点乖戾。

比如,她会用一壶开水慢慢倒进小鱼缸,看那些鱼绝望挣扎又无路可逃,最后被烫死。

母亲对此充满忧虑,老人在这一纯粹的孩提游戏事件里,看见了残忍。这使我忽然惊觫,我隐约意识到,几乎人类所有的残忍都具有一种游戏的表象,而多数的游戏中,都埋藏着一种残忍的本质。

当然,我不能不原谅我的女儿。

一方面可以推诿她的幼小和父位缺失,尚未获得文明社会某些宗教式的护生教育,她只是在重复早期人类的原始野蛮。

另一方面,我想起了我在那个边区小镇所度过的粗野童年,想起了我所经受的全部残忍教育。当成年人犹在主持或者默许各种变态的残忍游戏时,我实在羞于去谴责一个孩子。

2、

我从四岁开始进入那个著名的十年,于是我天生就是个野孩子——没有幼儿院的正规学前教育,自然也缺乏什么益智的游戏。

乡村大孩子带我学会的第一种游戏,就是去田野抓癞蛤蟆。

然后用泥巴糊一个小窑,里面铺一层石灰,将癞蛤蟆关进去用稀泥封闭,上留小孔再注入冷水。

生石灰遇水则发散,产生极高的温度,蒸汽袅袅中,一阵阵“呱呱”的受刑惨叫由强变弱。

气散声绝,扒开泥窑,但见癞蛤蟆的丑恶皮肤完全剥离,露出初生婴儿般的晶莹胴体,在死亡中显出一种纯净的美丽。

如此残忍的游戏,最初又是谁来发明的呢?游戏源于摹仿,孩子们到底在摹仿什么?

3、

若干年来,我几乎不断重复的一个梦境就是,我站在深秋的蓝天下,赤身裸体,抢着收集阳光过冬——那时的冬天太冷了。

我看见残阳越过高墙,把我的影子夸张地贴在对面墙上,而电网的投影恰好横过我的颈项,使我的头颅在墙的画面上,像悬挂在枯藤中的一只摇摇欲坠的野果。

我在那一刻开始知道,残酷的现实往往需要残忍的心灵去适应。

这一曾经真实的场景,因其起点的令人不寒而栗,在往后的平淡生活中,被复制成了经久轮回的梦影。我在对往事地转顾中,力图去找到我对残忍竟能熟视无睹的源头——我们从何时开始,把恶性和暴力视为情有可原且法无可惩的正常生活?

4、

六岁,对,六岁时我是一年级的学生。

1968年的初秋,放学集合,一个血气方刚的教师拆散大扫帚,给每个孩子发一根竹条。

然后排队,去打强盗。当小街上走来我们这支武装童子军时,围着那个小偷的镇民们开始喝彩欢笑。

小偷被罚站在一个水泥圆管上,衣裳褴褛,裤脚挽在膝盖上,似乎刚刚下田归来,脚下是一双草鞋。

我深刻记得这些细节,是因为我们的高度只能够到他的脚踝。大人们不断吆喝“打,打”,于是小镇的狂欢节开始上演。

村小的孩子从六岁到十六岁不等,倚仗大人的鼓励第一次可以打大人,无不心花怒放。

那个中年小偷被无数竹枝抽得像陀螺一般跳动,在水泥管上来回穿梭仿佛一场没有尽头的舞蹈。

事实上他无处可逃,所到之处带动的只是更密集的鞭笞和喧嚣。

我清晰记得他的小腿——那粗糙的还带着泥巴的皮肤,慢慢由红变紫,渐渐肿大发白一如半透明的萝卜。他不停地哀号,绝望地手舞足蹈,汗如雨下,双眼现出死亡的寒光。

我挥了几下便因恐惧而悄然住手,而成人和孩子还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绝妙游戏中。

最后,我看见他喉咙嘶哑只剩鱼唇般地无声张合,身体摇晃如失去平衡的风筝,在极限地一击下砰然栽倒……

5、

在围殴时我们已经从大人的咒骂中知道,他只是在试图偷裁缝铺的三尺布时被抓的,他是乡下来赶集的一个农民。

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我一直为此深深内疚。

我总在想,他和我一样要面对人生的冬天,他的孩子还衣不蔽体,他实在没钱去给那个和我一样大的儿女增添一缕温暖,这时,他看见了那要命的三尺布。

我每每想起这一画面时,内心的痛楚就在深化。

走笔至此,我忽然泪流满面,我依稀可以确认,这,正是残忍教育的起点。

喜欢()
热门搜索
兔子酱
站长
Top https://gentleweight.com/best-weighted-blanket-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