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不知道世间还有哪位女士可以幸运如杨绛,得到这么高级别的赞美。
钱钟书和杨绛,携手60余载,感情上的相互依赖、事业上的相互扶持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最近看《杨绛传》,发现作者把文坛的夫妻分成了三种:一种是一方始终生活在对方的身影里的,比如沈从文和张兆和,又如鲁迅和许广平。
或者一方极其出众,相比之下另一方虽有才华却不够闪亮的,例如萧红、丁玲。
最后一种便是齐头并进式的,正如钱钟书和杨绛,这种势均力敌的爱情,更为世人所羡慕。
曾有人向杨绛讨要婚姻和爱情的秘诀,杨绛说,“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物质至上的潮流时代里,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是相互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那一年,因为学校和各种运动的原因,杨绛在原就读学校办理了休学,和同学一行五人北上燕京大学。通过入学考试之后,杨绛想去清华大学看望老朋友蒋恩钿,恰巧一起同来的孙令衔在清华大学有一个表兄,所以两个人一同前往。
这一行,为杨绛开启了今生的缘分。
各自相聚之后,四个人在清华园里相见了,第一次相见的钱钟书和杨绛就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后来,他们各自打听过对方,但是当时传的谣言是,“杨绛有男朋友,而钱钟书订婚了”,缘分当即没有促成。
然而后来钱钟书没有放弃,他对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孩充满了好奇,于是还是“斗胆”写了封信,约杨绛见面。见面第一句话,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杨绛则说:“我没有男朋友。”两句话,消除了两人之前的顾虑。
后来,钱钟书报考了公费留学英国的考试,并被顺利录取,彼时的杨绛研究院的学业还没有完成,但为了和钱钟书在一起,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国内的学业。她的决定也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双方父母在他们出国前为两人举办了婚礼,从此他们携手半生。
无论是钱钟书不惧谣言勇敢往前迈了一步,还是杨绛果断放下国内学业跟随钱钟书出国,两人的果敢和魄力令人佩服。爱情不是无止境的向对方讨要“你要爱我多一点”,而是我愿为你放弃一点,我愿为你勇敢一些,我要始终和你在一起。
两人生活在一起之后,杨绛才发现钱钟书在生活中非常的“白痴”,原来他说自己“笨手拙脚”并不是自谦,而是真的生活无法自理。他不会系鞋带,甚至穿鞋子分不清左右脚,筷子也用不明白,全然没有做学问时的潇洒。
初到牛津,钱钟书就亲吻了牛津的地,磕掉了大半个门牙;杨绛坐月子期间,更是闯祸不断,“我打翻了墨水瓶,把东家的桌布染了”“我做坏事了,把台灯弄坏了”“门轴两头的球掉了一个,门关不上了”......
杨绛每次都安慰到,不要紧。所谓的不要紧,并不是空谈,待她回家后,桌布洗净了,台灯修好了,门也修上了,从此杨绛的“不要紧”就成了钱钟书的定心丸。也正是因为杨绛悉心的照顾,钱钟书才可以不所顾忌的专心做学问,成就斐然。
钱家曾养过一只猫,一次家中的猫跟林徽因家的猫打架,一旁的钱钟书看到了忙抓起身边的木棍,想去帮忙助威,被杨绛拉了回来。“俗话说,打猫也要看主人,这猫是林家‘爱的焦点’,你怎么能拿棍子呢”。学术界的泰斗钱钟书,在为人处世上却像个不经世事的孩子,直率鲁莽,多亏了妻子护他周全。
两个人低调了一生,一些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会议两人都尽量不出现,如果有人上门拜访,杨绛也会在门口直接回绝了,她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拒绝别人的事儿都由她来做。
她的小叔子曾这样形容她,“她像个帐篷,把大哥和钱媛都罩在里面,外面的风雨都是她来抵挡,她总是想包住这个家庭,不让大哥他们吃一点苦。”
钱钟书在《围城》里,曾借人物之口谈到,“想要成为夫妻,结婚前的一次旅行是很有必要的,旅行不能短,至少一个月,这样才能看破彼此,两个人经过舟车劳顿,难免心烦意乱,所以原形毕露,这种情况还不分开,那就可以结婚了。”
虽然两人结婚前没有旅行,确在异国他乡携手记载,相互依偎,度过了几年难忘的时光。
钱钟书虽然在生活上脑筋不是很灵光,却一直坚持为杨绛做早饭,从一结婚留学英国开始,至后来年老重病住院止,几十年从未间断。细碎的小事中可见真情。
两年定居在北京后,煤气罐取代了蜂窝煤。第二天早上,钱钟书照旧端着早饭出现了,还做了杨绛最喜欢的猪油年糕。杨绛很意外,因为钟书根本不会划火柴。
“谁给你点的火呀?”
“我会划火柴了!”钱钟书颇为得意。
这让杨绛非常感动。对于清心寡欲的钱杨夫妇来说,“坐游艇、吃法餐”想必他们是不屑的,然而生活中的一蔬一饭,清晨餐桌上的“豆浆油条”,却实实在在的让人动情。
后来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概括最理想婚姻的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到要娶别的女人。”于是杨绛念这段文字给钱钟书听,钱钟书当即回到,“我和他一样”。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被杨绛成为“此生杰作”的女儿钱媛走了,相依相伴大半生的丈夫钱钟书也去了,杨绛对这繁华世事不在留恋 。
她闭门谢客,捐出稿酬,花了十几年时间整理好了钱钟书遗留的手稿,终于静静的跟这个世界告别。
除了文学作品,两位老人也把这场势均力敌的感情,留给世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