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风雨过后方见彩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歌声还在心中回响,卢沟桥事变的战火让齐邦媛的童年戛然而止。
母亲万里寻夫,终于在南京与父亲团聚,30岁的她成为了这家的女主人。她以为苦尽甘来,着实也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但七七事变的一声炮响,打碎了母亲得之不易地娴静时光。
日军开始在南京轰炸,刚刚分娩生下小妹的母亲,仓惶中光着脚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随着惊恐的人群躲到了地下室,产后的虚弱与惊吓,母亲落下了血崩的病根,死神随时在向她召唤。
战事吃紧,整个南京城成了半个空城。父亲仍然每天去上班,望着他的背影,邦媛把担心写在了脸上。
父亲傍晚回到家中,母亲勉强起身迎回父亲,日渐消瘦面无血色的脸庞露出一丝欣喜,悬了一天的心终于在此刻团聚时暂时放了下来。
父亲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但对于南京郊外中山中学的师生,他不能不管。这批学生最初是家园沦丧被迫离开东北的孩子,父亲齐世英在朋友的帮助下,为了实现他教育救国的理想,在当时的北平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国立中山中学,而老师都是当时北平知名的大学老师。
后来,随着战争的临近,学校搬迁到了南京。这就像一所移动的学校,饱含着他的心血,他必须安排师生们撤离到西南较为安全的地方,因为人在,学校就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有了希望。
日机昼夜轰炸,父亲安排母亲和邦媛以及三个妹妹跟随转移的学生一起坐上了开往汉口的火车。
病重的母亲被邦媛的哥哥和表哥以及十九岁的张大飞,用棉被裹着抬上了车。车厢里挤满了逃难的人群,车顶车窗外面都挂着人,人们只想着赶快逃离,却不知下一站去向何方。
为了躲避轰炸,夜晚在芜湖换船,蜂拥而至的人太多,有人失足落入了水中,有人因为没有站稳被挤进了水中,没入了黑夜中的湍急的河中。
一声声哀嚎,夹杂着岸上、船上呼喊亲人的凄厉的声音,这成为邦媛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噩梦,那种无边的恐惧在一生中不断地回到她的心头。而那些惨痛的经历,也为她的文学注入了浓厚的底色,铸造了她善良悲悯的人文主义情怀。
体弱的母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血崩愈发的严重,随身带来的止血药也根本止不住血。棉被被血染透,母亲因为失血过多已经昏迷。
下船后母亲被抬到了一家教会医院紧急救治,同时被送进医院的还有邦媛十八个月大的小妹妹。在送到医院的第五天,小妹妹因为急性肠炎闭上了双眼,看着她蜡黄的小脸,邦媛悲痛欲绝。
十三岁的邦媛眼看着那个曾经可爱的小妹妹身体逐渐变冷,她这一次才真切地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她也开始明白那个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的悲伤。
住在医院另一间病房的母亲已经神智不清,心跳也变得微弱起来。舅舅大声呼喊着母亲的名字,告诉她不能就这么走了,孩子们还这么小,她不能死。
邦媛惊恐地看着昏迷的母亲,不知道该向谁求救,妹妹死了。妈妈也快要死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爸爸你在哪里?你为什么还不来救救我们?
父亲终于撤离了南京,来到了汉口。当他看到那些衣衫褴褛满脸惶恐的孩子们,他流泪了,记忆中这是父亲第一次流泪,他哽咽着说:“我们真的是国破家亡了!南京沦陷,屠城开始了”。
父亲的归来,让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母亲仿佛吃下了定心丸,病情居然稳定下来,最凶险的时候已经过去,母亲活了下来。
“命运让我出生在那个年代,注定漂泊。”
跟随武汉的居民与难民,齐邦媛一家开始从汉口撤离,往南移往贵州或者四川。父亲好不容易联系上了湖南湘乡永丰镇的祠堂,带着一千多名学生,跋涉了一个多月到达了永丰镇。湘乡就像一处世外桃源,暂时远离战火。
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让他们在战争的间隙,获得了片刻的安宁。这也成为了残酷战争中的一段优美的插曲,让她至今仍然怀恋。
局势动荡,一路向南。跟随中山中学的学生,邦媛与母亲从湘乡逃到了桂林,又从桂林到了怀远。邦媛在蔓延的战火中,在充满恐惧的逃难路上,却有幸看到了祖国的壮丽的山川。
这是何等的勇气,置生命安危于不顾,却有着如此的闲情雅致去欣赏身边的隽秀风景,而这恰恰代表的是她们那一代文人的风骨,不屈不挠,苦难中寻找生命之美。
战火纷飞,中山中学在怀远正式恢复上课了。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无问西东》中,老师们镇定自若地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教室中传授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所代表的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身处逆境,仍满含希望,对祖国深深的爱融进了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求中。
中山中学在苦难中诞生,学生们跟随学校在战火中逃亡,老师们不顾个人安危仍然教书育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中山中学于一九九O年复校,她的历史,她的精神,成为了每一个中山人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
苦难不能摧毁我们,它只会让我们更加强大,就像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顽强的小草,总是向往着光明,绽放出最后的光彩,这不正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动写照吗?
当我读到这两部分的时候,心情异常的沉重,让我有些窒息的感觉。母亲守着无望的婚姻,只能背着人在牧草中哭泣;得来不易的重逢,却被战争击打得支离破碎;死亡如影随形,就像摆脱不了的网。
但悲伤中孕育着力量,苦难让人成熟,成就了作者倔强而富有人格魅力的一生。